上一页|1|
/1页

主题:栽树也搞“豆腐渣”?——台风过境深圳损树11万棵事件调查

发表于2012-08-07
7月30日专电题:栽树也搞“豆腐渣”?——台风过境深圳损树11万棵事件调查

    台风“韦森特”过境后,海滨城市深圳的绿化工作成为网络关注焦点。有消息说,此次灾害中,深圳有11.5万棵树木折断、倒伏,和同受“韦森特”肆虐的香港仅倒树千余棵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少舆论在深感惋惜的同时,也对深圳近年来的城市绿化工作提出质疑,有网民认为,急功近利、不尊重植物生长规律的密集种树行为,是此次树木灾难的肇因之一。

发表于2012-08-07
 根基肤浅的“花园城市”

    一座城市有11万棵树受损,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记者日前在深圳市区驱车看到,的确能时不时看到一些身形巨大的榕树倒伏在路旁,根损叶落,令人心痛。但总的看来,受损的树木多半还是一些成长中的新树,而在满目皆绿的深圳城区里,受损树木占比并不高。

发表于2012-08-07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园林与林业处调研员丁少江表示,这次树木受损状况较重,主要由于深圳遭遇到近几年较大的一次台风,暴雨又把泥土泡松,导致树根不稳。同时,近几年新种树木生长茂盛,树冠比较大,但根系比较浅,抗风能力较弱。

    但对于和香港进行的对比,丁少江却不予认同。他认为,香港新树少,街道窄,树的绿化量比较少,而深圳一般的主干道有三十米绿化带,次干道有十米绿化带,树木种植的总量多。因此双方不具有可比性。由于新种树一两年内都能原地扶起来存活,真正需要重新种植的大概不到倒伏树木总数的10%。断裂的树枝将运送到粉碎厂,用来生产肥料。

发表于2012-08-07
深圳一直被誉为“花园城市”。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深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05%,各类公园总数达到824个,成为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之一。到2020年,全市规划的绿化覆盖率将达到50%,建成各类公园1000个以上。但此次台风导致的树木受损事件,让快速绿化的模式受到重新审视。

    丁少江承认,这次倒伏的树木主要是近几年新栽的树,由于树根没有长好,种植地点没选恰当,在位于挡风口的地段,未能选择一些抗风性的树种,导致倒伏的树木较多。

发表于2012-08-07
 香港大学地理系讲座教授詹志勇认为,树种选择不当,是香港和深圳绿化最严重的问题,很多时候城市管理者不知道如何把树种和地点配合起来。一些种树点很局限的地方,却坚持要种很大的树。此外,还有土质和空气质量,例如有些树不能容忍空气恶劣,但路边偏偏就种了这种树,结局就是树木生长不良,遇风就倒。
发表于2012-08-07
 深圳市风景园林协会秘书长黄重远表示,此前深圳市为了美观,种植了大量抗风能力差的树种。如垂叶榕枝叶繁茂,遮阴效果好;洋紫荆花期长,四季盛开。但此次事件提醒我们,在景观树种的美观和安全性上应取得平衡,适当更换成小叶榕和芒果、扁桃树等抗风性强的树种。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