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奴"十年进化史:楼市从刚需到投资再回刚需

发表于2013-01-17

2012年,经过十年还贷,中国首批贷款买房者中,不少人迎来了集体清贷的日子。他们被外界称为第一代“房奴”。

而在他们背后,还有中国银行业第一批个人住房信贷员,他们也见证了中国“房奴”十年。


发表于2013-01-17

方凌和项英(化名)都曾是浙江某国有银行个人住房信贷员,但在他们看来,十年前贷款买房者并不应称为“房奴”,他们认为,中国的楼市经历了从刚需到投资热潮,在热潮中才出现了房奴,但目前,楼市正逐渐回归刚需。

1998年以前,中国城镇居民对于解决住房一事基本依赖于“福利分房”,即由工作单位将房屋按行政级别、工龄等条件,分配给职工租住,“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是那个时代的常态。


发表于2013-01-17

2003年,贷款购房热潮开启。当年,刚参加工作两年的钟商就在杭州城西文三路上买了第一套房子。钟商当时是杭州一家本地媒体记者,月薪近万。

他所买的房子面积近140㎡,均价3000元左右,在跟父母借了几万块钱后,钟商付了30%首付。钟商选择了20年期限,每月还贷3000多元,开始其“房奴”生涯。

十年来,钟商每月7号还款,但他并不是认为自己是“房奴”。“每月按期还贷,还款量能接受,压力并不大。”


发表于2013-01-17

对钟商来说,还贷让他变得更守时了,他甚至认为房贷还培养了中国一代人的信用观念和理财观念。

十年过去了,方凌已从信贷员升任支行副行长,而项英也成了银行营业个金部经理,他们见证了首批贷款购房者从借款到清贷的历程。在他们看来,十年前的购房主力是30多岁的人,而如今的贷款购房者则出现了两级分化。


发表于2013-01-17

他们认为,中国在2005年甚至2007年前按揭买房者并非真正意味的“房奴”。

2004年,“房奴”钟商曾想卖掉其在文三路的首套房,在原价3000元/㎡的基础上,加价500元在中介挂牌一年,竟无人问津。

2005年,该地段二手房报价已达到8000元/㎡左右。2007年,该地段房价远超一万。如今,他所买房子二手房成交价已超过25000元/㎡,与他购房的十年前相比,价格翻了8倍。

从银行数据来看,方凌所在支行共有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2000多笔,其中,2007年前的已经不到2000笔了,且每年都有10几个亿是提前还款。“真正的房奴应该在2007年以后。”

房价在2007年后的涨幅无疑是惊人的。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