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城镇化发展规划或上半年出台 中西部将培育新城市群

发表于2013-03-11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政府工作报告

发表于2013-03-11

2010年至2012年,全国共办理户口“农转非”2500万人;去年全国非农业户口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5.29%。

发表于2013-03-11

城乡二元结构仍有较长过程

张平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有了很大进展,城镇化率超过50%。现在城镇化处在快速发展进程。

发表于2013-03-11

张平称,城镇化也存在问题,比如不少农民工以及随迁家属进城后,还没有能够真正地、完全地享受到城市的生活。这种二元结构还会经历一个较长过程。

张平表示,城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今后还要引导城镇化健康地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发表于2013-03-11

他介绍说,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他解释说,出台规划的目的,就是引导城镇化能够有序、健康地发展。一方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还能扩大内需。

发表于2013-03-11

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又讯 据新华社电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6日表示,目前城镇化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同时也在研究制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意见;他表示,将积极推进城市群建设,全面提升东部城市群发展水平,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培育壮大新的城市群。

发表于2013-03-11

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又讯 据新华社电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6日表示,目前城镇化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同时也在研究制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意见;他表示,将积极推进城市群建设,全面提升东部城市群发展水平,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培育壮大新的城市群。

发表于2013-03-11

徐宪平表示,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思路将“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具体来说,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市间分工协作,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发表于2013-03-11

成本

让农民有融入城市的本钱

你算算,就业保障、住房、社保、医保、子女教育,种种问题加一块,投入可不少。尤其是住房,就是在二三线城市,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民工家庭,没有10万元以上的积蓄,怎么能融入城市?

发表于2013-03-1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颜辉

现在负担一个人进城落户,大约需要10万元。如果2亿多人转移到城市,那要多少钱?这笔费用怎么分担?要本着政府、企业、个人分别负担的原则。在分担时要考虑到东西部的关系。东部的工业化,部分是西部的农民工实现的,东部政府要负担一部分。——国家发改委体改所所长聂高民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