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下一页
/4页

主题:底特律走向破产:从“汽车之都”到“悲惨之城”

发表于2013-03-25

伊利湖畔的底特律因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总部齐聚于此,曾经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汽车之城”。汽车业的诞生和发展与底特律紧密相关。1914年,由老福特首创的流水线作业,不仅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更直接带来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 “柯立芝繁荣”,成为美国进一步崛起的基石。在20世纪50年代的鼎盛期,底特律位列美国第五大城市,全城拥有将近200万人口。

发表于2013-03-25

底特律兴起的18世纪,内河水运依然是美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身处五大湖水路战略要地的底特律,逐渐成为交通枢纽。底特律和其所在的密歇根州,依靠地下丰富的煤铁资源和廉价的内河运输,一跃成为美国的重工业中心,逐步使美国摆脱了对欧洲进口工业品的依赖。

发表于2013-03-25

但在远洋运输不再充满风险的今天,底特律的地理优势已经荡然无存。随着产业布局全球优化,密歇根州的钢铁厂被更加廉价的进口钢材所取代,密歇根州也成为媒体口中的“生锈地带”。新的工业中心在美国南方更靠近沿海港口的地方展开。底特律的汽车厂商在美国汽车市场的份额,也不断被日本和欧洲车瓜分。

发表于2013-03-25

2008年金融危机给了底特律致命一击:三大汽车公司裁员14万人;2009年,克莱斯勒和通用相继宣布破产。

发表于2013-03-25

今年2月,底特律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12年美国最悲惨城市。曾经有200万人口的底特律,现在只剩下70万人口。大量白人中产阶层人士离开了市中心,街道上到处是被遗弃的房子。

发表于2013-03-25

“底特律市的问题不是新闻。40年来,它和美国汽车工业经受了同样的衰退。”《福布斯》如此评价道。

上一页|1|2|3|4|下一页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