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抚顺17岁“杀人魔”向来老实 连夺八命动机待解

发表于2012-08-07

遇难者何伟、孟宪涛、罗娜遗体安放在殡仪馆,准备火化
发表于2012-08-07
一个17岁的少年,因为失恋而制造了当地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杀人案。而在此前,他不过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钓鱼的孩子。

他为何变成一个疯狂的杀人魔鬼?是曾在拆迁公司的工作经历,还是网络游戏灌输的暴力,抑或是精神药物的刺激?无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发表于2012-08-07
创伤难平

这种饮料红罐的6元,蓝罐的8元,17岁的李恒(化名)思考一下,拿了后者。掏出一张10元纸币,把找的零钱揣起来。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候他还远未丧失心智到疯狂的程度。从抚顺市内坐客车来到118公里外的新宾县永陵镇,他一路都很平静。

发表于2012-08-07
2012年8月1日,一个平常至极的晚上8点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超市店主根本想不到这个高瘦年轻人身上揣着一把刀,更没有在意他走进旁边小区的身影。第二天,警察来剪切走了店里的监控录像。

16岁的女友小雪(化名)和他分手已经半个月了。她根本不会想到他能在电话里说出这样的话,“我杀你全家”;更想不到,他会来真的。

虽然他的电话她已经不接了,但他从前来过3次,很容易就找到了这栋楼。

发表于2012-08-07
三单元五楼的门开了。开门的是小雪的母亲李萍。她其实是养母,真实身份是伯母。小雪父母都在韩国、浙江等地打工,她在伯母家生活已经好多年。

“小雪在家没?”

“她不在。……”

几秒钟后,李萍捂着胸腹部的伤口倒下,血液很快喷涌出来,弥漫了一大片地面,事后亲属们用了好多水才冲洗掉。她的亲生儿子———15周岁的小宁(化名)拼命逃下楼,李恒拎着刀跟在后面。

发表于2012-08-07
表弟的逃跑无形中救了小雪一命。她一直躲在卫生间不敢出来,几个小时后才在医院太平间失声痛哭。没有人能肯定,她要多久才能平复这次严重的心理创伤。

疯狂杀戮

尸检结果最终表明,小宁身上的创伤是26刀,刀刀见骨。被李恒杀害的4男4女一共8个人,身上最少的创口也有六七处。

这种疯狂尚未表现出来,54岁的高桂英当然想不到。她没有像同桌的男男女女一样,或逃跑或跑进屋里把灯关上门插好,而是勇敢地走过去劝李恒:你才这么小,要是杀了人,以后的路可咋走……

发表于2012-08-07
她在家排行第二,丈夫姓孙,由此得了个外号“孙二娘”。这是她———“801”杀人案第三名遇难者一贯的人生风格。火葬那天,殡葬工人们都为她感念不已。

之后,李恒走出小区,穿过这条名为罕王路的街道,继续杀戮过程。“罕王”是努尔哈赤的别名,永陵正是这位清朝肇兴之祖起兵定都和埋葬祖先之地。另一侧也是居民楼群,楼下一名40岁的男子成为李恒的第四个下手对象。他叫孟宪涛,前不久刚提拔为新宾县电信局永陵分局局长。被刺死时他正在告诉妻子把家里的衣服收拾好。扑倒在地好久,他手中的电话还在闪动。

发表于2012-08-07
在李恒离开后几分钟的工夫,警察赶到了麻将社。但他们未能制止接下来的杀戮,或许是想不到。一名熟悉当地警界的人士分析:一般杀人案都是有目标的,而得手后凶手都会即刻逃离。派出所警力的第一任务,往往只是看护现场,等待支援。

两次自尽

这场开始于五楼的杀戮,终止的高度同样是五楼。

事后来看,此时的李恒只能用丧心病狂形容。他跑进一户单元门,逐层敲门,“我是楼下的,水管子漏了,借一下钳子”。连续几层都没有开门,直到五楼。

发表于2012-08-07
戴镣就诊

8月3日,李恒被转至抚顺一家大医院的ICU病房,很快小有名气。

几名患者家属共同目睹了他:浑身盖着白被单,只露出头脚。双眼大睁着向上望,毫无生气和一声不吭;双脚戴着重刑犯戴的脚镣。几个医生和护士把他推进电梯去做一次CT。

这次螺旋CT花去3300元,没有人付款,只能医院先垫付。不仅如此,也从来没人听见ICU病房的医生开门喊他的家人。他们唯一能看到的是,偶尔会有警察从里面出来进去。为了挽救他的命,警察不遗余力,专门请医院召开了专家会诊。

发表于2012-08-07
致命失恋

事实上,李恒作为一个符号,大约两个月前才令邻居们有所印象。除了那身网络游戏主角模样的打扮,他给邻居们的印象是“挺老实的”,最坏的评价不过是“一根筋”。

之前,17岁的他已经离开抚顺好几年,在大约100公里外的鞍山市上班,先当服务生后当保安,一两个月也不回家一次。他母亲曾一脸幸福地诉说:儿子在鞍山很能攒钱,一个月才花100多元钱,还不时给家里点儿。

他在本地也没有什么同龄的朋友。“他小时候学习不好,上初中几天就不念了。”他的一名小学同学说。“我们上学,他上班,联系就越来越少了。他就是爱钓鱼。”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