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90后自费海外支教“体验吃苦”

发表于2013-05-21

曾几何时,90 后被称为社会责任感淡薄的 “非主流”,而中山有这么一群90后,他们毕业于中山纪中和市一中,先后利用寒暑假自费分赴印度、加纳、尼泊尔、印尼、柬埔寨、波兰等国家支教。

发表于2013-05-21

有人说他们 “花钱讨苦吃”,这些可爱的90 后回应说,既然选择了支教,就应该到相对艰苦的地方去,服务最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雷锋”,却用行动传播了公益文化,并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发表于2013-05-21

零距离体验印度 “贫民窟”的生活、在偏远的尼泊尔服务、去非洲宣传艾滋病防护知识、为印尼孤儿院的孤儿上课……出国支教,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风光轻松,光是听听这些支教项目就足以令很多人望而却步。这群大学生去的地方大多是偏远艰苦的地方,从未吃过苦的他们体验到了什么是“苦”,而年轻的他们更善于“苦中作乐”。

发表于2013-05-21

不过还是有同行的女生染上了疟疾,幸好没什么大碍。”何结莹支教的任务主要是与当地社区合作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作为一名国际大学生志愿者,她了解并学习了大量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一起,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人对艾滋病防治的认识,去学校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

发表于2013-05-21

何结莹负责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上课,在课堂上会给学生讲到如何预防艾滋病,包括如何使用避孕套。回忆起上课的经历时,这位大学女生落落大方地表示:“其实课堂气氛一点都不尴尬,小孩子们都知道catton(避孕套)是怎么回事。”

发表于2013-05-21

如果说生活条件的艰苦还可以克服,那么在支教地区目睹孩子们的“苦状”则让这群大学生们更加难忘。梁宛善在尼泊尔时,一周只能吃一次肉,在山区步行时脚跟被磨破了皮,可是他说:“这些都没什么,我只是偶尔体验一下,对于我们在那接触的孩子来说却是生活常态。”

发表于2013-05-21

在梁宛善的支教总结中,他写到了孤儿院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在那一个星期里见孤儿们只有两套衣服,一套是校服,一套是便服,而且没有洗过;孤儿们每次只用一盆水去洗餐后的餐具,而且我看见那盆水一开始就是脏的;放学后不同年级的孩子都在同一个房间里趴在地上做作业,同时还有不需要做作业的孩子在旁边吵闹玩耍;我们这几个义工在孤儿院一周里面只吃过一次肉,而且每餐饭很多而菜很少。于是我们明白了一个孤儿院里面一个9岁的孩子为何只有5岁正常孩子那般高大……

发表于2013-05-21

真是有毅力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