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通货紧缩狼来了 单纯靠工资挣钱的人惨了

发表于2012-07-13
随着6月份CPI降至2.2%的29个月来新低,市场声音四起,其中一种认为通缩即将来临,而通缩的治理要比通胀难得多。通缩是否真的已经走近我们?危害到底在哪?

通货紧缩主要影响三类人

A 单纯靠工资挣钱的人。很多人每日朝九晚五,卖力工作,偶尔出游,很少娱乐。累了半天,却发现攒不到什么钱。一旦发生通货紧缩,失业率升高、工资下降,收入降低,不知道如何应对。

B 不喜欢存钱的人。通胀时,大量资金从银行“搬家”到股市、楼市、基金中,目的是为了跑赢CPI。而通缩来临时,实际存款利率将回归正利率,“现金为王”观念将占上风,不存钱的人投资出现损失,还不如那些现金为王“死”存钱的人。但选择存款期限时,最好选择短期存款,不宜选择中长期存款。因为一旦经济复苏,利率上攀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不宜把自己套牢。

C 不善于保险的人。通货紧缩下失业率上升、固定资产贬值,不具备风险意识,就无法在糟糕的环境下添加自己的保障。相对来说,传统保障型产品保障性强,风险较低。对于有投资需求的投保人来说,还可考虑分红、万能险。不过,万能险并不适合所有的人购买,投资者需要坚持长期投资,且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通货紧缩“狼来了”?

壹财经梳理通缩可能性指数

通缩是否真的已经走近我们?扬子晚报壹财经记者综合各方公开言论,并采访我省经济学家发现,研究者对此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大多被认同的是:当下经济的确存在下行风险。为方便读者阅读,记者对应经济学家的各自观点,梳理出相应的通缩可能性指数(5颗星为可能性最大)。

肯定派:中国经济将进入通货紧缩

可能性指数:★★★★

认为“不出意外,中国经济将进入通货紧缩”的代表人物,是微博认证为著名学者、经济学家的王福重。7月9日上午,他在微博中称,“6月CPI涨2.2%,如果不是食品的权重大,还要更低,不出意外,中国经济将进入通货紧缩。通缩比通胀难治理得多。几乎无药可救。上次中国经济紧缩是1997年开始的,2003年才结束,结束的原因是萨斯-非典。”

这条微博截至昨晚转发已有1000多条,评论也有400多条。而针对网友提出的异议,王福重也在同日下午的微博中进行反驳:“有人说2.2%不算紧缩。这个不能抠字眼,在中国3%的CPI不能算是通胀。也不是非到负数才算紧缩。比如你还有2根头发,算不算已经秃顶?另外,PPI已经负数好几个月了。”

海通期货分析师陈冠因也认为“通缩苗头初现”。其在微博中称,CPI、PPI涨幅低于市场预期,通胀压力大幅减缓,通缩苗头初现。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存在通缩风险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国内经济增长疲软导致需求放缓;二是欧美经济下滑使得输入性通胀压力减轻;三是食品价格仍将下滑;四是M2仍低于既定目标。

两可派:看宏观调控,看货币量及经济衰退哪个主导

可能性指数:★★★

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所所长田伯平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未来经济出现通缩的可能存在,因为国际方面需求不足,国内方面产能过剩。“但现在肯定还不存在通缩。”他认为,如果宏观调控得好,通缩应可避免。他还提出一个关键原因:如果通缩出现,那么CPI应该是负数,而目前并非如此。

此外,他还认为:即便通缩来了也不必过于害怕,经济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就像一个人病了需要适度休息,适度改善。”他认为,要给经济自身发展的时间,长久以来,我们的经济治理问题就是运作成本太高——冷了就赶快拉;热了就赶紧泼冷水。实际上没有哪种经济能老是保持快速增长,休息好了才能再跑。

南京大学金融系杜亚斌教授也认为,现在究竟出现哪种局面还很难说。因为判断通缩还是通胀,关键要看两个因素:货币发行量及经济是否过热。一般若货币发多了、经济过热,可能出现通胀。反之可能通缩。

但目前两个相反的方面同时存在:货币超额发行及经济衰退倾向并存。因此关键看哪个因素占主导:如果通货膨胀因素压倒了经济衰退,是滞胀;如果反过来,经济衰退压倒了通胀,可能通缩。但由于货币发行量大因素的存在,即便是出现通缩,程度也不会很严重。

杜亚斌教授同样认为现在肯定没有通缩。因为尽管CPI下行到2.2%,但这与百姓的实际感受还是背离的,不少百姓依然认为,物价没怎么降。

浙江大学教授、会计与财务管理系执行主任姚铮也认为,如果单从数值看,CPI接下来会一直在低位徘徊,一下子跌入负值的可能性不大。不过,现在可以适当考虑如何防止“通缩”的问题,如何采取刺激经济的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反对派:年内CPI不会为负,讨论通缩为时过早

可能性指数:★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认为,讨论通缩还为时过早,今年年内CPI涨幅不会进入负值区间。全年CPI预计会在3%左右。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博士认为,CPI快速回落,说明物价上涨的压力进一步消除,不过,由于CPI依然还是正数,因此不能由此判断中国经济已经陷入通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表示,货币大量超发而经济活力下行,表面上通缩,但未来通胀风险越来越大,甚至有滞胀风险,所以关键在于未来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否吸收今天过多的不愿意进入实体经济的流动性。

事实上,房价重新反弹,说明中国社会不缺流动性,货币政策不能创造可持续的投资渠道。

【名词解释】

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下跌,会造成通货紧缩。长期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此外,还有经济学者认同这一指标: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续为负,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海外著名的2次通缩

一、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1929-1933)

解决方法: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在历史上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金融方面有四大举措:(1)挽救银行危机,改革与开始管理金融制度。(2)通过罗斯福提出的节约法,缩减政府开支和退伍军人津贴5亿美元。(3)先后通过证券交易法及银行法,即著名的格拉斯-斯特高尔法以加强对银行、证券市场和货币的改革和管理。(4)美元与黄金脱钩,使美元贬值,放弃金本位制。

对农业和工业的调节: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

政府投资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对失业进行救济。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

二、上世纪90年代日本通缩(1991-1995、1998-1999)

解决方法:1992年三月,日本政府开始“经济景气对策”,具体措施如下:围绕公共投资,多次扩张财政支出和减税政策。

1998年4月24日,日本执政党提出“综合经济对策”方案:(1)启动总金额达16.6万亿日圆(1270亿美元)规模的经济对策计划。(2)扩大个人所得税、居民税的特别减税规模,并对设备投资、住宅购买等投资和消费行为实施政策性减税。(3)大幅度追加新的公共投资项目。在“政策”中,日本政府明确宣布将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公共事业投资的实际财政支出确定为7.7万亿日圆。(4)加快信息通讯、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设施等“新社会资本”的建设和完善。(5)为了培育证券市场,促进土地、债券的流动性,加快不良资产的消化处理,政府设置相应的机构,负责对不良资产的权利进行清理、协调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完善不良资产的回收机制。

发表于2012-07-13

不是吧    这下惨了 我还是工资一族!!

发表于2012-07-13

这世界上还是悲催的人多啊!!!!

发表于2012-07-13
 那是不是得赶紧投资了?!

       3万在东区做业主不是梦,整个中山都沸腾了你还要继续沉睡吗?

      让你的钱财用得更有价值……13415409232  阿姣。
发表于2012-07-15

这是什么,通缩比通胀好?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