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10万亿挤出多少馒头税 一斤五花肉含二两的税

发表于2012-03-26
一个并不存在的“馒头税”,为何屡屡被提及?在通胀引发的民生焦虑中,这些不易察觉的“隐形税”,会给普通百姓生活造成多大负担?当降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成为共识时,从生活必需品上能否砍下降税“第一刀”?

“西安的葱一斤5.6元,一小碗凉皮5元,肉夹馍6元,你说10元能买什么?”

“普通青啤4元/瓶,10元只能买2瓶,青岛人能喝爽么?”

“在海南,10元钞别无选择,只能默默躺在裤兜里……”

近日,一则“各地网友晒10元购买力,看哪个城市最通胀”的微博在网上疯转。这让林道藩想不到,他的一次严肃的“购买力实验”,居然在网上发酵成这样一轮“晒物价”热潮。

林道藩是广东陶瓷行业一位民企老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开两会期间,他想做个调研,看看10元钱到底能买多少东西,物价到底涨得有多快。

比起林道藩这个调研,同样来自广东的全国政协委员李竟先,直接把板子打在了税收上。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在提案中呼吁对面条、馒头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免征增值税,以降低老百姓生活成本,被网友力挺为“这才是政协委员该说的话”。

发表于2012-03-26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竟先提出了《关于对生活必需品免征增值税》的提案,点出了这种“隐形征税”的秘密。

其实,最早捅破这层窗户纸的,是济南市政协委员潘耀民。潘耀民是济南民天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济南市政协委员。他曾连续三年提交提案,要求对馒头生产企业征收的17%的增值税予以减税。

今年,李竟先的这份提案内容一经披露,“取消馒头税”的呼声再起。李竟先建议,农业初级产品、简单加工的食品如面条、馒头、肉丸这些生活必需品应该免征增值税;水、电、煤气按照家庭人数制定额度,在额度内免征增值税。

发表于2012-03-26
  同时,李竟先建议将免税范围扩大到家庭购置首套小户型住房上,政府不仅要免征契税,还应将房屋交易产生的其他税收补贴给购房者。

李竟先告诉本报记者,她写这份提案是有感而发。去年有一次她在菜市场买菜,看到一个熟人在菜市场捡剩菜帮子。“这个人在机关工作,如果生活宽裕的话,会去捡菜叶子么?”李竟先很不是滋味。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需品,无论里面含税多少,老百姓都必须消费,“买一瓶8元钱的酱油,穷人和富人交的税一样,但彼此感受显然不一样。”

发表于2012-03-26
为了写这个提案,李竟先通过民盟找到了许多税务方面的朋友,看到一些“内部数字”:

有一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国内食品价格累计涨幅64.87%,其中2007年至2011年的涨幅相当于这10年涨幅的近九成。而在过去10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每年都高于GDP10个百分点以上。

“‘国富民穷’可能是情绪化说法,但几个重要城市最新民调显示,有六成市民认为自己没有充分分享到当地经济发展成果。”李竟先说,这几年,民盟发起了全国范围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大调研,发现在上海,同一行业最高和最低工资的差距竟然超过了10倍。目前,国内的基尼系数接近0.6,已超过了警戒线。

李竟先分析,免征增值税后,相关商品价格可降低7%以上,最多可降低14%。税务上的朋友也鼓励李竟先,说这个提案有价值。

“一个六毛钱的馒头,光增值税就有二分钱,有些人不在乎多花几分钱买一个馒头,但是,中国现在很多人在乎这一点,对于一个打工者来说,每个环节省下几分钱几毛钱,长年累月省下的生活成本还是很可观的。”李竟先对本报记者说。

发表于2012-03-26
减“馒头税”

还是征遗产税?

“如果国家能把流通领域17%的增值税降低到13%,这就是一笔不小的让利。”在李竟先提出为生活必需品减税的同时,上海资深财政评论员贺宛男呼吁通过结构性减税,为老百姓生活减负。

贺宛男告诉记者,在中国,商品在生产、运输、流通、消费的每个环节都要交税,甚至在销售环节的批发、分销、代理,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就要交税,不管是馒头还是飞机、大炮。比如一个馒头,从馒头加工厂流到饭店,从饭店再到食客嘴里,增值税和营业税就各收了一遍。中国增值税比例占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60%,而在欧美增值税所占比例最高的法国,这个数字只有45%。

发表于2012-03-26
发表于2012-03-26
我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地交税
发表于2012-03-27
发表于2012-03-28
 一斤五花肉含二两的税
发表于2012-03-29
10万亿挤出多少馒头税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