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部分民众相信购房潜规则被骗 骗子精通政策

发表于2013-04-23

对于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说,房子是一个无法回避问题。有些人于是利用买房,大行诈骗。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一起“买房”诈骗案。

发表于2013-04-23

陈某十几年前从江西老家来到北京打拼,现在已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贸易市场拥有自己的摊位。但因为是外地户口,买房受到限制,心里不免遗憾。

发表于2013-04-23

2011年12月,陈某与隔壁摊位的老板朱某聊天时,得知朱某有一个姓吕的客户是搞拆迁的,有渠道买到便宜房子。陈某于是请朱某帮忙介绍这位“能人”与他认识。

发表于2013-04-23

过了几天,朱某果然介绍陈某与吕某见面,吕某称自己手中有回迁办的余房,并带着陈某和朱某到了朝阳区华威桥附近某小区,告诉陈某可以买那里的房,但因为是内部操作,不能说是具体哪一套,每平方米的价格仅为8500元。

发表于2013-04-23

只要给他每平方米1000元的“好处费”就可以办成这件事。陈某表示现金不够,吕某称可以先给定金,也就是“好处费”,他可以帮陈某贷款。第二天,陈某就让妻子游某交了73000元的定金。

发表于2013-04-23

四个多月过去,陈某夫妇还在一心盼望新房,不料等来的却是吕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查处的消息。

发表于2013-04-23

原来,2008年至2012年间,吕某谎称自己是北京市宣武区、崇文区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吹嘘自己能帮人买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等地便宜的经济适用房和回迁房,骗取十余名被害人“好处费”总计385万余元。

发表于2013-04-23

吕某之所以能在四年间屡屡得手,一大原因就是“准备充分”。吕某口中的北京市经济适用房购房信息和回迁房政策、其对外宣称的回迁房项目等,都能找到“出处”。为了显得真实,吕某还会向买房者索要户口本和身份证复印件,伪造“购房资格审核备案通知单”等。

发表于2013-04-23

最重要的是,吕某准确地把握了购买人因自身买房资格有瑕疵,不惜花费巨款找关系的心理,有的被害人甚至介绍多名朋友向吕某买房。

发表于2013-04-23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已就吕某涉嫌犯诈骗罪向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