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记者卧底雀巢糖果生产车间:工人赤手抓糖果

发表于2013-01-29

连洗手池都不一定用,风淋室更是个摆设了。据了解,雀巢糖果车间有明确规定,要求“员工进 入车间后,应进入风淋室风淋,时间为30秒,每班3次。”并且还有着“胶辊除发”的规定 ,也就是进车间前用胶辊弄掉工服上的毛发,进行完这些工作后,还要在相应的文件上签字,虽然这些规定都贴在车间门口,但是让记者惊讶的是,记者从进厂到出 厂,竟然没有见到一个人用风淋室,也没有见到有人用胶辊除发。

发表于2013-01-29

在进车间的过程中,最不干净的应该是工鞋了,按照相关规定,进入食品生 产车间前,不仅手要消毒,身上衣服经过风淋室消毒,还要设有专门给鞋子消毒的设备,即使没有,也要换上工作鞋才能进车间,避免车间内食品与外界接触。而在 雀巢,工作鞋一直穿在员工脚上,进厂前鞋子已经穿好,下班后鞋子穿回家,生产车间内没有专门换鞋的地方,更不用说对工鞋消毒了。

发表于2013-01-29

问题四 手套不够用就赤手抓

记者戴上手套后,开始了最简单的工作:挑出糖果次品。记者见到,五六种不同颜色的糖果已经从机器中生产出来了,并且放在了蓝色的筐子中,一位老员工把不 同颜色的糖果放在车间平台上后,大家一起从糖果中挑次品,在工作时赵大姐告诉记者:“挑次品要仔细,还要快,不仅仅要把粘在一块的糖果挑出来,还要把形状 不好看的挑出来,有白点的糖果也要挑出来。”这个程序是非常严格的,往往需要四五个人一起,挑完后,还要有人再挑一遍。

发表于2013-01-29

问题四 手套不够用就赤手抓

记者戴上手套后,开始了最简单的工作:挑出糖果次品。记者见到,五六种不同颜色的糖果已经从机器中生产出来了,并且放在了蓝色的筐子中,一位老员工把不 同颜色的糖果放在车间平台上后,大家一起从糖果中挑次品,在工作时赵大姐告诉记者:“挑次品要仔细,还要快,不仅仅要把粘在一块的糖果挑出来,还要把形状 不好看的挑出来,有白点的糖果也要挑出来。”这个程序是非常严格的,往往需要四五个人一起,挑完后,还要有人再挑一遍。

发表于2013-01-29

由于挑次品是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所以干活的人比较多,但是在分发手套时,记者听到分发手套的工作人员称,手套不够了。记者看到大部分人都戴着手套,但是有少部分人只有一只手戴着手套,但两只手同时去抓糖果。

发表于2013-01-29

由于挑次品是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所以干活的人比较多,但是在分发手套时,记者听到分发手套的工作人员称,手套不够了。记者看到大部分人都戴着手套,但是有少部分人只有一只手戴着手套,但两只手同时去抓糖果。

发表于2013-01-29

“你先去包装车间,一会儿那里没活儿了再回来。”第一天工作时,记者常常被生产线上的领导调岗,一会儿去生产车间,一会儿去包装车间,但没人要求记者洗手或者换手套,工作了12个小时后,记者发现其他人也没有换一次性手套。

发表于2013-01-29

挑出来的次品都要返工,返工前这些次品由于颜色混杂,需要把不同颜色的糖果分开。负责给这些次品糖果(软糖)分类的是个小伙子,他两只手都没有戴手套,记者问他为何没戴手套,对方告诉记者:“手套不够用了,直接这么分也行。”

发表于2013-01-29

问题五 打火机随便放易留隐患

在包装车间,记者最先接触的是热收缩包装机,通过这个机器,可以让覆膜紧贴在糖果盒子上。记者注意到,热包装机的温度设定为200℃,记者需要把糖果盒子放进去,干了一个小时左右,手指被烫得通红。

发表于2013-01-29

带记者的师傅姓赵,旁边还有一位姓肖的师傅,大家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3点左右,由于非常疲乏,肖师傅决定去抽根烟提提神,随后记者看到,肖师傅从衣服兜里面拿出了烟和打火机,大概5分钟后,肖师傅回到车间,然后把打火机放在了热收缩包装机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