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什么样的住宅是“健康”的

发表于2009-09-10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出“健康住宅”技术要点和实施办法,提出了围绕人们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相关问题和实施技术措施,号召重新审视住宅建设行为,用新的居住与健康的价值观,建设人们所想往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应当说所谓健康住宅,还是那句老话“以人为本”,但此次提出的“以人为本”是有着明确定义的概念。它不仅可以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光和空气品质等,而且尚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还包括回归自然,关注健康,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等。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概括健康住宅的构成。

一是空间的健康性。实施公私分区的住宅设计,并对住宅的可改性、设备管道的布局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排风排气畅通无阻、防止室内污染和病原体的发生提出要求。

二是自然环境的亲和性。在建设时尽可能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树林植被、水源河流,扩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让人感受真实的对自然的情感。增加立体绿化和植物立体配置,发展阳台、屋顶绿化,保持人和自然的高接触性。景观水是指池水、流水、跌水、喷水和涌水等用水,景观水规定为流动水循环使用,有循环水净化装置,使改造的地表水、雨水、污水的水质标准符合有关要求。

三是生理环境的维护。指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环境卫生等方面。主要从环境的卫生、清洁、美观出发,在景观和色彩上保持明亮、整齐、协调,既具有住区的个性和感染力,又具备文化性、传统性。对于污水和雨水的处理,除了达标以外,重视对污泥的综合利用,减少出泥量,扩大复用水资源以利节省。

四是软、硬健康环境的合拍。是针对居住者本身健康的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使住户居住放心、方便。健康住宅硬件建设和健康行动的软件建设结合在一起,才能建立健康住宅完整概念。

健康的人居环境需要科学的引导。如何建设住宅,首先需要建设者们建立一个科学的技术体系,使住宅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产品的选用上、以及社区的配套服务上都应该围绕人们居住健康的要求有相应的保证。其次,人们在居住观念及行为上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近年来,媒体十分重视对人居问题的报道,但在宣传上还缺乏科学性。如室内的空气污染问题、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等等,这在某种方面提高了百姓对居住健康的重视,但卫生专家也指出,媒体上有许多说法还是缺少依据的,甚至是错误的,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误导了消费者。人们的居住行为需要引导,如在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上,大量地使用一些板材进行装修就是不健康的生活行为,家庭装修对材料、产品的选择上是控制室内污染的重要保障,这需要不管是针对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行为准则,控制污染的源头。又如,在社区的体育活动方面,不少小区提供了休闲健身的运动设施,但运动医学专家指出,健身运动也不能盲目而行,首先应该从运动医学的评价中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运动方案,采集一个人的在日常生活中的所处的健康状态水平,然后根据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使人们在社区的运动中得到全面的、安全的、有效的健身练习。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