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从上海倒楼看房地产市场乱象

发表于2009-07-09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座13层的商品住宅从根部折断,齐刷刷倒地。网民很快给这栋楼起了名字“楼脆脆”。

“楼脆脆”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只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房地产开发行业与工商业相比,不仅门槛低、利润大、风险小,也是最无序、管理最薄弱的行业。一是房地产开发商自有资金普遍不足,只要有少量资金便可以拿地(有些有本事的开发商拿地的资金也是银行贷款,属于空手套白狼)。拿到地后,支付建房资金有两大来源:拖欠建筑施工单位的工程款;预收业主购房的售房款。楼房还没建完,房款已经收回一部或大部,然后拿着收回来的房款继续进入下一轮的买地卖预售房的循环。二是拖欠工程款,使建筑施工单位举步维艰,这也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源。一位工程建筑施工单位的朋友曾很无奈的对我讲,现在建筑施工单位实在太难干了,房屋开发商不仅把工程造价压的极低,而且工程款还要自己先垫付一半或大半。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尚可以维持,实力差的就只能拖欠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的工资。国家不允许建筑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却没有任何部门对房屋建设开发商拖欠建设施工工程款有任何硬性处理规定,所以建筑施工单位经常是两头挨挤。三是建筑施工单位为摆脱困境,纷纷成立自己的房屋开发公司,形成自己开发、自己建设、自己销售。开发和施工建设成为一家,没有了开发商与建筑施工单位的对立,既当运动员又当监督员,再加上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乏力(或直接参与),也造成房屋建设隐患丛生。四是现行的预售房制度使买房者的利益难以保证。买一套商品房对广大工薪阶层来说是顷尽了毕生的积蓄,有些还要负债。但商品房预售制度却把购房者推向非常危险的境地。首先,有可能被不法开发商将毕生积蓄席卷一空(开发商携款潜逃曾有报道)。其次,即使守法的开发商,通过房屋预售早已把房款收到手,谁还会对建设着的商品房质量那么关注呢?这也是时常出现商品房质量投诉的关键问题。

“楼脆脆”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对自己购买和居住的商品房的质量担忧起来。商品交换的原则是买方出钱,卖方负责提供价值相等、保证质量的商品。平时买个小商品还要讲产品质量,而对于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商品房屋质量如何,我们消费者却无法检验、无从知晓,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在房地产市场乱象丛生的时候,谁对我们的房屋质量负责呢?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