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谁来保障“保障房”建设

发表于2009-12-11
本周,两个大会引起世人关注,一个是丹麦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一个是中国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者关乎人类和地球未来,后者涉及中国增长和全球复苏。

   世界气候大会汇集全球各路精英,议题多多,热点多多,不过,一个“丹麦草案”搅浑了大会,使得气候大会的气候突变,犹如北京这几天的雾霭天气,显得混沌不清。发达国家的脚下使绊,使得碳减排博弈更显复杂。

   中国国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显简单,统一思想,确定政策,为明年的经济工作定调。与全球人关注气温上升不同,中国人关心的是房价热度能否下降。一个最新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主要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涨幅高于10月,呈加速上涨趋势。无疑,如果房价持续上涨,很多普通人将更难以买到住房,他们更迫切面临着安家的问题。

   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政策信号,比世界气候大会重要得多。就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强调,要扩大保障房建设,同时提高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放宽中小城市的城镇户籍限制。从住房角度讲,扩大保障房建设,显然有益于抑制房价上涨,解决普通人住房问题。而放宽户籍管理,则会推动城镇化建设,进而增加住房需求,进而推高房价。如果住房需求持续大于供给,则全国性的房价持续上涨不可避免。

   在此供求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商依然处于卖方市场地位,买房人的苦日子一时半晌不会过去。

   那么,增加保障房建设果真能够解决供求矛盾吗?理论上可以。我在几年前就多次呼吁建立区隔的住房供应市场,将保障房与市场化住房区别开来,以解决中国特色的住房需求问题。当然,政府也没闲着。几年前,国务院发布“国N条”,早就强调要扩大保障房建设。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陈淮曾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也曾对这项措施的影响力发表过极高的评价。然而,几年过去了,高调出台的保障房建设效果并不大。比起多方面的伟大建设成就,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了“落后分子”。

   时至今日,我对保障房建设已经不抱太大希望。

   不说几年前,就说说眼面前的事儿。就在去年年底,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投资项目中也包括保障房建设。按照主流专家和房地产鼓吹者的说法,房地产产业链最长,最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照此逻辑,“4万亿”都搞保障房建设,不是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吗?而且还能抑制房价,还能让“天下寒士俱欢颜”,岂不妙哉?

   现实是残酷的。即便保障房建设仅仅占刺激计划投资总额的很小一部分,在大多数省市还是没有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不久前的一项专题调研报告显示,截止8月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完成率只有23.6%,不到计划的四分之一。报告称,各地普遍反映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落实配套资金困难。前8个月干了不到四分之一,后4个月恐怕连八分之一都完不成。因为年底不仅财政紧张,银行信贷更是跟不上。

   导致保障房建设完不成计划的原因不是钱的问题,实际是利益集团在阻碍其发展。首先,扩大保障房建设会增加住宅用地,这就会减少地方政府的土地拍卖收入,进而影响到土地财政。在当前各级财政普遍缺钱的情况下,政府当然不会自断财路。其次,保障房建设有了保障,居民住房似乎就多了些保障,市场的热度就会下降,开发商的高额利润不就少了吗?第三,开发商缺乏了热情,相关干部的寻租渠道就阻塞了,岂不是砸了自己搂钱的耙子。

   所以,不要指望中央出了政策,地方就会落实。因为有些地方政府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人民币服务。说来说去,真要落实保障房建设政策,中央还得从抓人做起,只有和政绩挂钩,地方官才有动力。所以说,没有政策是不行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

   看来,中央政府还要出台相关细则,才能保障自己的保障房政策能够得到保障。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