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蜗居的人们有望变成宅居

发表于2009-11-26

蜗居让人感触到房市的悲痛,不过,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是,“十二五”到2020年,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仍处于“脱困优先、适度改善”的阶段。在“大多数人有房住”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实现的下一战略目标应是“人人有房住”、“大多数人适度改善”和“中低收入群体优先改善”。也就是说,下一战略周期内,我国城镇住房基本目标,仍是“住有所居”。

 

人人有房住当然值得我们欣喜,但人人有房住不等于人人有房产。即使是达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政府的任务也很大。前段时间,龙永图要求三分之二的房子都由政府提供,不知道他考虑没有,三分之二的房子由政府提供需要耗费多大的财政,政府有能力提供这么多的房子吗?政府的财政收入从何而来,无外乎征税,拿一部分人的钱,去补贴另一部分人,这需要多大的税率能解决。所以,在财政有限的背景下,这种想法无外乎“哗众取宠”,没有任何意义。美国人的想法要比他更实际一点,从克林顿政府以来,就搞了一个美国美,人人都有房产,结果让大量的无能力的人买房子,促使次贷危机爆发,差点要了美国人的小命。不仅能买的起房子的买不起了,已经买了房子的很多人都失去了房子,美国梦成了美国的噩梦。

 

这个道理很简单,你生产的东西,选择赊销给谁呢,肯定是能够还得起的客户,因为赊销给没有支付能力的客户,万一出现大量的赖账的,能不会亏死吗?房产也是一样,需要寻找合适的客户群体。

 

或许很多会说,房地产属于半公共产品,政府有义务提供居住的场所,是的,但这是保障性住房体系要解决的问题,保障性住房最好是以廉租的形式做,经济适用房差价太多,容易产生腐败,和一些开着宝马买经适房的丑剧,前段时间还发生六连号的现象,有的经济适用房被狸猫换太子,改建别墅了。这些都是经济适用房存在的弊端,廉租房不能交易,被黑的几率就小得多。因此,我们政府能够在这一块多下功夫,人人有房住的梦想并非不能实现,但人人都能买得起房子,在我们这个国家来说,还需要奋斗几十年,也未必能够实现。

 

保障性住房建设激励机制不完善,进度就很缓慢,而且资金问题也不一定能够很有效的运转。据媒体报道,在今年中央预算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截至8月底仅完成投资的394.9亿元,完成率为23.6%。据说,一些地方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可能难以完成今年的建设计划。显然,地方缺乏投入热情,而背后的主因是权力对保障性住房没有兴趣,将之视作了鸡肋。

 

鉴于以上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激励机制需要修正,让开发商能够有一定的利润去做,而且是一个稳定的利润,不一定太高都可以,另外,开发商之所以不愿做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是很难要到钱,而且成本也很高。地方财政在危机中本来就粥少僧多,资金也很难到位,再说,管理也不好管理,用权力去管理一个企业做的事,显然效率是缺失的,公平也难以保证。

 

最近一段时间,蜗居火了,经典的台词是:“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来: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其实,年轻人能够买得起应当买一套,买不起的可以租一套,这个千万别攀比,攀比之下就会产生很多悲剧,比如你真的买不起房子,天天为还房贷发愁,何苦这样做呢?这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问题。但是,据说房子成了很多门槛,比如结婚以及地位等等门槛,这就不是正常的社会心理了,害人也害己啊。

 

没有支援的年轻人,完全可以租房子,攒点钱来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事业,男女结婚有时候确实要改改“太现实”的观念了,如果因为买不起一套房子,就断送了一桩姻缘,那也是不正常的。房子问题是几千年的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古代即使是像白居易这样千古名人,也是奋斗了多少年才买得起一套房子。年轻人好好发展自己,可能比幻想“一套房子升值”更重要。当然,这都是要看个人的条件而定的。

 

人人有房住,是最起码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的路途还要遥远,由蜗居的状态变成宅居的飞跃,还会有多远呢?这就得看我们的商品房市场如何以及政府对于保障房建设的状况了。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