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清华博士求职七月未果,用人单位本科非211不要

发表于2013-05-09

毕业生们的困惑

说起找工作,顶着“清华博士”光环的陈达,一肚子牢骚。

这是一个“几乎摧毁他信心”的求职季。连续七个月的奔波与等待,他没有拿到一个心仪单位的录用通知。更让陈达崩溃的是,十次求职中的八次,他连第一道的“简历关”都过不了。

发表于2013-05-09

“往根上说,我觉得我的求职艰难,是因为没有一个能‘经得起推敲’的‘出身’。”从山东一所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到清华大学的博士,陈达用七年努力实现了“曲线进京梦”;可从开始找工作时的“命运尽在我手”,到现在的“‘出身’决定论”,却只用了七个月。

发表于2013-05-09

如今,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陈达嘴里的“好出身”绝不是个新鲜词,而是很多像他一样本科就读院校不是那么光鲜的毕业生们,频频遇到的尴尬——但凡条件好些的用人单位,从高校、政府到事业单位以及国企、民企、外企,都在其招聘启事上白纸黑字地明确强调,“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虑”,这种“狠挖出处”的招聘要求,也被毕业生们无奈地称作“学历查三代”。

发表于2013-05-09

面对这一为不少毕业生“伸张正义”的规定,毕业生们的观点并不相同,有很多人为此兴奋,也有不少人继续观望。

发表于2013-05-09

用人单位的说法

一连串的诘问,让“出身歧视”成了大学生就业中一个解不开的结。而这么多年来,让它越系越死的手,绝不止一双。

发表于2013-05-09

“收到的简历都用麻袋装,不定个门槛怎么行?”北京某高校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张岚告诉,在今年三月该校组织的辅导员招聘中,仅仅10人的岗位需求却收到了4000多份简历,“我们要求硕士以上学历,里面大多都是名校毕业,甚至不少是博士。招聘自然要优中选优,第一学历、最终毕业院校、专业、是不是党员、有没有当过学生干部都是参考标准,总不能让4000人都来笔试面试吧。

发表于2013-05-09

要不是特别突出,我们确实没时间论证一个非985毕业的学生就比985毕业的学生优秀,成本太大。”不同角度换来不同立场,在部分学生那儿看来简单粗暴的“出身歧视”,在用人单位这里却成为最经济适用的评价标准之一,“我们也总跟就业部门的同事交流,学生确实挺无辜的,可板子也不能简单地打在用人单位身上。”

发表于2013-05-09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社会坚信高考成绩,对专升本、硕博教育不信任?”听多了“最难考的是高考,最好考的是博士”等调侃,也见过不少只想靠着文凭“镀金”,却没有相应提高能力的求职者,某国企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张先生一点也不客气地解释他们查学历的动机,“大学四年都在考研,读研时一年忙实习,一年忙毕业,同等条件下就算是误伤了一些同学,我们还是想多一个考核人才的标准。”

发表于2013-05-09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社会坚信高考成绩,对专升本、硕博教育不信任?”听多了“最难考的是高考,最好考的是博士”等调侃,也见过不少只想靠着文凭“镀金”,却没有相应提高能力的求职者,某国企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张先生一点也不客气地解释他们查学历的动机,“大学四年都在考研,读研时一年忙实习,一年忙毕业,同等条件下就算是误伤了一些同学,我们还是想多一个考核人才的标准。”

发表于2013-05-09

就在几天前,唐柳辞去了付出一年多心血的实习工作,接受了一份来自重庆的行政工作邀约,“专业不对口,但二线城市的竞争压力还是小很多。”

而“出身歧视”这道难题,究竟能不能解开,他们谁也不知道。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