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为什么租房始终不如买房

发表于2009-02-10
 

在新历年后,老历年前谈论一下关于普通人的房事,显然,买还是租是个多重难题,但我的结论非常之明确,任何时候,只要你在中国,租房永远不如买房,尽管有可能那是一件遥远的事儿。

我们看看租赁市场吧,主流中介代理撤出二手租赁市场,租赁交给了中小代理商,并且政策管什么呢,管资金,因为有中介老板携款潜水;管资格,得持证上岗,本人总认为这是在营造就业点或新的经济增长点;管居住证或户籍,这主要是民政或公安没事干得找点事干。租赁市场目前的存在,为一些单位带来的是商机,比如编写一本本地通的书,里面引导你如何租房,如何维权,如何消费等等,房东也非常乐意不管房子的事儿,交给中介了,你收我的中介费了,所有一应俱全的事儿全由中介解决,这就不是介留下了口齿,他们会说,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房东,租户有时根本就见不到房东,因为你只是租房的,不是买房的。

租房发生的支出是沉落成本,不像王石先生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如为了回避高租金你可能跑到很远的地方租房,你也这样想他也这样想,租的人多了自然租金也不扉啊。租的人多了,中介成了第二房东,在一个相对于卖方市场的条件下,租户永远是第三者。然后你的月支出,通勤费用,往来及周末,你无法感受的一些社交等,除非你是一个纯粹的租户,一月动则几千的租金比你按月创造的来源显得九牛一毛,或者你拿的是单位的租赁津贴。

我倒建议单位津贴用于刺激买房比较妥当,包括社会保障缴纳,增加住房补贴一块,短期实施,让无房户向有房户努力过程中,通过租赁的节约来获得未来某一时期的具体买房消费。

非常简单的一个例子是,租赁时期应付不了危机,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面性,危机让就业有点难,生活费有点紧张,水电费用都觉得有些游移,出行不也大手大脚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租房并不是完善创业的必要条件,相反负面效果非常明显,比如散婚一族,比如丁克家庭,比如松散性性联盟,他们将所有的收益来源用于了“正常完善的享受消费”之中,在他们的开支账单里,包括了舒适居住的租赁支出,包括了正常交往与社交成本,包括了上层生活方式的一些开支,因为他们压根儿不打算买房,或者在条件许可的时候再考虑,什么是条件许可呢,照着现在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结构往前走,待突然有一笔大额可储蓄款项的时候,可能突然出手买房。

房奴生活有时是一种有效理财方式,当你勒紧了裤腰带买了房,或者直奔买房而去的时候,你的开支落地,开支类型,甚至是包括谈恋爱的成本都会降低,但基本生活不会改变,而且中国有句老话,共患难是多么多么的容易,但同享受却导致许多矛盾的提前爆发。

买房于爱情来说,是一种停泊行径,让双方将主要精力在默认的前提下用于家庭,而不是个体,延长了将来组成家庭后的由正常或富裕到贫穷的距离,这无疑是一件整体看幸福无比的事儿。

也许租房有一个好处,在患难时,在异性合租中,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体验阶段,可能你收获到一段浪漫而且对路的爱情,除此而外,建议你努力吧,租永远不是上策。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