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地产调控政策细则仍待落实 或致马太效应

发表于2009-12-25
本周早些时候的某天,上海某大型开发商的办公室内,一场关于房地产调控的讨论正在进行中。负责市场开发的刘先生对在座的其他部门同事称,“目前出台的这些政策简直就是为我们这些实力开发商‘度身定制’的,未来的土地将更多地集中在大开发商手中,在垄断了土地资源后,这些开发商将得以进一步控制市场的供应”。

        他同时向同事们透露,在土地出让金首付50%的政策出台后,一些自感将受到影响的中小开发商,已经“找上门来”,希望与公司展开合作。“中小开发商大多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这些找上门来的开发商,很可能是与当地相关部门就某些地块达成协议,但尚未签约。在土地出让金的政策出来后,他们急需寻找资金将项目继续下去。”

        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到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减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房地产的抑制措施已经连续发力,且强度越来越大,但从当前的情况看,政策效果如何仍是个未知数。

        新政直接钳制土地源头

        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央行、监察部和审计署联手下发的《通知》规定,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而更为严苛的手段还在于,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

        据CBN记者了解,在这一新政出台之前,上海的土地首付款一般为20%~30%不等。“不过,上海的土地出让款通常规定需要在60天内付清,或者选择60天之内支付一定比例款项,半年之内付清余下钱款,超过规定期限则要收取利息。”一位房企人士告诉CBN记者。与上海相比,不少地方只是约定半年以内付清即可。

        “首付成数的提高是对于房企资金要求的进一步加强。”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师表示。如一块20亿元的土地,按以前首付20%的要求,开发商只需4亿元资金即可参加土地的竞拍。如今首付比例提高到50%,开发商则要准备10亿元的资金参与竞争。鉴于资金压力,开发商持续追捧拿地的势头有望受到抑制。

        “两极分化”端倪初现

        就在《通知》刚刚出炉之后5天,12月22日的广州亚运城地块,便以255亿元总价出让成功。最终赢家由富力、雅居乐、碧桂园等房企联手共同取得,而另一角逐这一天价地块的竞争者中,还出现了保利、万科、中海组成的联合体。也即是说,强强联手共同对付新政的方式应运而生。

        事实上,上文提及的大型开发商在今年审慎小心,并未在这轮狂购土地风潮中失去理性。然而,在这次内部交流会上透露出的信息,已显示出这家房企跃跃欲试的积极心态。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中小开发商手中的土地却在相关部门的步步紧逼之下逐渐变得“烫手”。一家房地产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CBN记者,这阵子前来要求借钱付土地出让款项的中小房企明显增多。由于临近年底,这部分房企从银行难以贷到钱款,但由于不少地方政府对于土地逼存的施力明显加大,为了避免土地遭遇收回的窘境,不得已而改向素有“高利贷”之称的私募基金借款。

        中原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马冀表示,政策出台的目的很明确,中央寄希望通过收紧开发商资金链,来遏制炒地、抑制囤地,资金薄弱的中小开发商犹如面临洗牌格局。但是联手拿地模式的出现,却使得“强者恒强、弱肉强食”的马太效应将成为必然。

        马冀认为,经过大半年的迅速消化,市场新增供应量逐步吃紧的同时,开发商的现金流也得到了快速回笼。即使是年底时期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但部分开发商对后市或有收紧政策出台的预期恐慌心理,反而加剧了拿地的积极性。

        在政策出台后的一周内,广州拍出全国总价新地王,上海出现单价新地王,似乎也在上演政策收紧前的“疯狂”。

        政策走势仍难预测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回建强表示,从政策走势来看,明年国家可能会根据房地产市场的走势随时出台调控政策,以确保房价不失控。其中,房地产信贷政策依然是未来宏观调控的可选项,尤其是对第二套房贷。但这把“利剑”会否出台,还是要视房地产市场的具体运行情况来定。

        与此同时,包括万科在内的开发商,已传递出新政即出后将重新收缩开工量的信息。在目前市场已明显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开发商的这种调整将进一步加剧供不应求状况。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数据,今年1~11月,北京、上海及深圳的新开工面积均较去年有明显减少,其中北京和深圳的同比减幅高达24%以上。同时,上海和深圳的竣工面积也大幅减少,同比减幅均超14%。

        易居中国的报告同时显示,今年上海一手商品住宅的预期供应量为1330万平方米,仅比去年的1230万平方米多出了100万,但成交量达到1830万平方米,比去年907万平方米高出102%。高达600万平方米的供需差,已使之前几年一些滞销的楼盘也被抢购一空。如果仅从供需关系看,明年的房价走势显然不容乐观。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