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还能买到便宜房么?

发表于2009-07-08

近两个月来,各地开发商哄抢拍地,结果又抢出十个“地王”来。

刚刚从低迷中恢复不久的中国楼市,莫非又要走入了新的疯狂?答案将是肯定的。错过了春节前的特价大甩卖,今年下半年已经很难买到春节前那样的便宜房了。

盛夏,全国各地楼市持续升温。由统计数据可知,现在不仅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几大城市房价大幅度反弹,个别二三线城市甚至出现了月两位数字环比增长。房价暴涨、地价狂升、股价猛涨的局面又重新出现。

这个涨法却让人有些焦躁:北京和深圳现时房价已基本回升到2007年时高位的水平,但租金却下降了二到三成。

房市的这种热度,已经不是用假按揭和房地产商雇人排队可以解释的了。从今年3月份开始,北京市二手房交易量攀升,到目前为止,交易量已经突破了10万套,超过了前年和去年全年的交易量:2008年北京市二手房的全年交易量在4万套左右,即使在房产市场交易活跃的2007年,全年的市场交易总量也仅为9万套。

房价的急升,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刚性需求来解释。毕竟,现时的房价水平,对于中国整体民众来说,确实是一种负担。感受归感受,现实的房地产市场,不管喜欢与否,2009年下半年房价一定走势凶猛。

在未来半年的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股市和房市热潮之后,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将积累更多的风险和泡沫。也许明年一季度,当政策有何风吹草动,房市将再度出现量价齐跌的双低现象,今年年初的房价低谷可能再现江湖。

之所以在未来的三到六个月房价会居高不下,有着以下的现实理由。

首先,政策往往主导房价趋势。基于经济保增长与应付更进一步的全球化危机,整体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不是减弱,而是强化了;政策的重心在消费、投资对经济的全面拉升作用,对高房价的戒心已经减弱。

目前来看,无论是中央政策还是地方政策,起到的都是房价升温的作用。宏观来说,大规模的信贷增量,使得市场流动性骤然增加。这就客观上使得房地产市场的热钱数量大大增加。

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更是对房市呵护有加。例如,从6月15日起,北京市在拆迁过程中将参照同地段的市场价进行补偿。这应该是顺应市场变化的务实做法。但是,按照新办法补偿后,北京地区土地价格将提高10%,一些热点地区地价甚至会提高20%。拿地价格提高后,开发商肯定会把提高的成本用房价来消化。

其次,市场预期也在发生剧烈变化。房屋价格上涨,刺激了更多购房人。收缩期积累了相当的购买能量。2008年,受多项负面因素叠回影响,全国房产市场出现异常回落,其回落最最关键的原因是由于投资者眼见房价一步一步下行,持币观望等待抄底。

这样侍机等待,实际是在为市场蓄势,是在积聚更大的爆发能量。至于通货膨胀即将出现的消息也越传越烈。

持有资产对抗通胀的舆论,也加剧了买家入场抢房的情绪。

“现在实体经济还没有恢复,我们看到的是沿海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开工,山西90%的煤矿还处于停工状态,而政府的4万亿投资主要拨给了央企,所以他们现在把资金全投向了正在升温的房地产产业。”光头大亨潘石屹这次说的可是大实话。

再次,就是开发商自身度过艰难期之后,心态大不一样。因为,2009年年度销售计划,很多是在2008年底2009年初制定的,那时候行情惨淡,销售艰难,所以市场对于今年的销售目标都定得很保守。

在三月以来这一轮行情之中,很多开发商的操盘者,几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销售额。因此,这个时候,他们就守着能销售的房源,等待房价上扬后多赚利润。开发商半自发集体捂盘不售的现象。在北京等大城市已经见到了。而2008年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大幅减少下,各地的开工量都明显减少,这也造成了今年上市的新盘数量有限。无形中,也助长了开发商控盘待售的决心。

市场的变化总是超出政策的节奏。政府去年接近年底之时出手救市,但显然对于楼市被激活之后出现报复性反弹又预见不足。现在通涨预期迫使大量信贷资金、民间游资,甚至原来主导外贸的实业资本都转投到房地产和股市,而经济整体又缺乏坚定回暖的迹象。所以,现时的房价,处于一个卖家待价而沽的局面。

但是这个蜜月期,大约只会有半年。潘石屹有一句话归纳得不错:政府的救市使中国经济度过了最危险、最困难的时期,但恢复将是漫长的,经济的彻底健康和恢复甚至还要弥补和愈合那些由于救市措施对经济带来的治疗性创伤。

房地产显然还没有进入新一轮的牛市。

发表于2009-09-22
不错的贴 gk)%#7,)e 还能买到便宜房么?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