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六十周年的沧海桑田——与房地产相关的对比

发表于2009-10-09
六十年前,解放战争还未结束,硝烟战火还在长江南北弥漫;
六十年后,如果没有国庆大阅兵,孩子们只能从图画上看到军用枪、炮、火箭、坦克和战机。
六十年前,战火中抄底买土地的“勇士们”是彻底的傻瓜,他们成为“地主”;
六十年后,在去年金融危机中拿地的开发商成为真正的赢家,他们成为了“地王”。
六十年前,拥有大量房屋产权的人纷纷逃离海外,纷纷跳水换美金;
六十年后,海外的美金进入中国购房必须受限,中国的货币也在追逐资产。
六十年前,中国的问题是吃饱饭的问题,毛主席说农民问题是关键问题;
六十年后,中国的问题是增长的问题,温总理关心的是城市人口和农民工就业。
六十年前,房地产开发商只在极少数城市出现,他们主体是洋人、买办和当地黑社会;
六十年后,房地产开发商已遍及中国所有城市,他们的主体是上市公司、国企和大量的普通民企,因为这个领域是完全竞争和开放的。
六十年前,农村大部分土地是私有的,集中在地主手里;产权虽完善,却极为不公;
六十年后,农村所有土地是公家的,农民的小产权房虽然产权不完善,却极有创意。
六十年前,中国大城市中平民住宅区就是典型的贫民窟,污水横流,环境恶劣;
六十年后,城市“棚户区”在中国已成为历史,“城中村”改造也大幕拉开。
六十年前,贫富差距不只体现在房子上,主要还在吃、穿、用上;
六十年后,贫富差距在吃、穿、用上已不主要,主要体现在资产上了。
六十年前,中国的金融和法定货币被所有老百姓所抛弃;
六十年后,中国是外储第一,人民币升值号称全球最稳定的系统。
六十年前,大多数中国人是文盲,斗大字不识一筐;
六十年后,孔子学院开始走向国际,为外国人扫中文盲。
六十年前,中国大城市的居住区还没有给排水系统、运粪车在马路上穿梭;
六十年后,即使是城中村也基本上配套成型了,中国人对电梯、洁具的档次要求不断上升。
六十年前及之后的相当时间,农民进城完全无法立足;
六十年后,中国大城市正在闹新一轮的“民工荒”。
六十年前,城里百姓三代同堂,居于斗室;
六十年后,刚性需求逐步转向“婚房”。
六十年前,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是零星的私下“掮客”;
六十年后,中国房地产服务业可以跨地域经营,而且能上市。
六十年前,中国商人需要八面玲珑,官商勾结,黑白二道……;
六十年后,创业板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焦点和新宠。
六十年前,甚至上溯几千年,中国人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见面只问“吃了吗?”;
六十年后,汽车和住房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内需,见面讨论“现在买不买房”?
六十年前,中国的城市只是中国地图上的几个点点;省会城市更像是县镇;
六十年后,中国城市繁星密布,城市群业已连结成片。
六十年前,大城市里到处是马车店和灰土扬长的土路;
六十年后,大城市汽车的饱和量已经是“首堵”,“铁公基”要讨论效益问题了。
……
考虑到这六十年,中国前三十年还时刻要防患外敌入侵;考虑到这六十年,前三十年中国还在做着各种社会主义实验;考虑到这六十年,中国完全摆脱了强国的附庸地位。
这六十年,沧海变桑田。
上一页|1|
/1页